
媒体作为一种媒体传播渠道,帮助组织者扩大影响力,增加关注度。媒体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或合作单位,深度合作,有专门的版面报道。 在媒体公关传播过程中,媒体的理解和运用将直接影响企业品牌传播的最终效果。如何联系记者,许多企业没有专门的公共关系部门来负责媒体。在组织活动和展览时,他们会选择直接外包给供应商:活动公司、公关公司、媒体公关公司、网络公司,以省心省力。
- 2021-01-14 03:06
人类科技发展和征服自然最显著的标志是我们对地球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们只能坐在地平线上,对地球的认识有限。我们真的以为地球是平的,所以透视很重要。
但是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火箭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发射各种卫星,甚至载人飞船进入地球轨道,可以作为人眼从上帝的角度俯视地球。
从那以后,人类再也没有如此深刻地了解过地球。这些卫星包括气象、通信、军事、大地测量、科学实验等。
自从人类能够发射卫星以来,已有不少于4500颗卫星发射出地球轨道,其中2000颗卫星仍处于工作状态;
剩下的近3000颗卫星已经停止工作,变得毫无用处,成为名副其实的铁结。它们仍然在地球轨道上。
这是因为人类在开始发展太空飞行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卫星回收的问题,只是把它送上来。也是因为当时技术有限,时间紧迫,想都不敢想。
最简单的方法是,卫星一旦使用寿命到期,就会被遗弃在外太空。因此,外层空间不仅成为了人类向往和征服的新世界,也成为了人类的垃圾场。
近年来,我们已经意识到外层空间污染和地球轨道资源有限的问题,因此人类现在正在开发可回收火箭技术和卫星控制碰撞等技术。
然而,这些技术才刚刚起步。随着未来卫星发射数量的增加,外层空间受到严重污染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除了研发可回收火箭和可控卫星坠毁,我们还要为之前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发射专用飞船回收地球轨道上漂浮的太空垃圾。
地球轨道的现状
首先举两个例子。一个是NASA 50年前发射的一系列军用卫星。当时为了解决依靠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不可靠问题。
从1960年到1970年,NASA委托林肯实验室开发LES系列卫星,编号从1到9。目前,这些卫星已经被废弃,停止工作。
那么这些卫星现在是什么状态呢?
从逻辑上讲,这些卫星已经停止联系与人类在一起,我们无法知道它们是继续飞行还是已经坠毁。然而,2013年,一位业余天文学家收到了一些奇怪的人工信号,最初被认为是由外星生命信号或信号干扰引起的。
最后确认这个信号来自46年前的林肯实验卫星LES-1。这颗卫星从发射开始就有问题,没有进入预定轨道。
在和人类失去联系之后,NASA也放弃了这颗卫星,但是几十年后这颗卫星又上线了,这让所有人都很惊讶。
这也说明了人类发射的一些最早的卫星还在地球轨道上漫无目的的飞行。比如高速炮弹。
除了NASA最早的卫星,还有一颗具有代表性的卫星东方红一号,它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始。
这颗卫星自1970年发射以来已经有50年了。虽然发射28天后丢失联系,但仍在地球轨道飞行。我们怎么知道的?
东方红卫星发射的时候有一个科学目标,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所以采用了72面结构,每一面都可以很好的反射太阳光,所以这个卫星可以用望远镜看到。
所以我们知道,中国的第一颗卫星现在是作为“太空垃圾”绕地球运行的。
当然,前苏联现在虽然存在,但是他们发射的卫星现在大部分都在地球轨道上,告诉人们当年的辉煌岁月。
除了这些完整的太空卫星,科学家估计至少有500颗卫星在碰撞中解体,发射的卫星是脱落的部件,表面的微小物质,等等;
据估计,地球轨道上有1.28亿个直径大于1毫米的空间碎片和34,000个直径大于10厘米的碎片。
这些碎片已经渗透到地球轨道空间的任何位置,形成一个漂浮的垃圾岛,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微塑料一样。
微型塑料污染海洋环境,威胁海洋生物,太空垃圾污染地球太空环境,威胁人类安全。
现在看来,这些太空垃圾的威胁不仅是理论上的,实际上已经严重危及现役卫星的安全。如果人类现在不采取对策,将成为未来人类最大的威胁。
一厘米的微小碎片就能摧毁一颗卫星,因为它以非常快的速度绕地球运行,最小速度为7.9 km/s,相当惊人,子弹的速度只有几百米每秒,和太空垃圾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
更可怕的是,如果发生碰撞,会导致更多的空间碎片,不规则地威胁到其他卫星,所以这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失控反应。
因此,一个航天局正在观察和跟踪太空垃圾。以欧洲航天局为例,他们每周必须对活动卫星进行一次防撞操作。
要不是干预,外太空早就成马蜂窝了。
由于未来航天发射强度的增加,特别是马斯克星链计划的提出,未来将有3.2万颗卫星发射到地球轨道,地球轨道上的卫星数量将是现在的几倍,因此太空垃圾的威胁将越来越严重。
如果卫星被击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有一天我们人类把地球变成这样,人类的末日就是在地球上等死。
因此,从现在起,限制空间垃圾的产生和开发清除现有空间碎片的工具是确保空间长期可持续利用的必要措施。
最新动态
相关资讯
